微生物和冠病19:中国数据显示,某些肠道细菌数量低,同病情恶化等免疫反应有关

19.jpg

中国一项新研究显示,冠病19病患体内的微生物组织可能会影响病情,以及免疫系统对于炎症的反应。当中,以普拉氏梭杆菌(F. prausnitzii)和双歧杆菌(Bifidobacterium bifidum)数量过低和病情恶化有关。

研究结果也显示,微生物组织不平衡也和炎症症状久久不退去有关。

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员从100名于去年2月至5月的确诊病患中,获取他们的血液、粪便和医院记录,进行研究,并和此前接受另一项微生物研究的78名非冠病病患的相关记录,进行比较。

冠病病情可分为轻症和重症。轻症病患的X光检测不会出现肺炎迹象,中度病患则会出现发烧、肺炎和呼吸道症状,而重症病患会感到呼吸困难,病危者则需使用机械通气,甚至可能发生器官衰竭,需要住进加护病房的情况。

做为研究程序,其中41名参与研究的病患在住院期间提供了多个粪便样本,其中27人在确认康复、体内不含病毒后的接下来30天,继续提供粪便样本。

研究员对274个粪便样本进行分析,发现冠病病患无论有没有接受抗生素等药物治疗,他们在患病和康复后的肠道微生物都大不相同 。

和非病患相比,冠病病患体内含更高的活泼瘤胃球菌(Ruminococcus gnavus),扭链瘤胃球菌(Ruminococcus torques )和拟杆菌属(Bacteroides dorei )杆菌。

同时,他们体内也含有较少可影响免疫反应的微生物,包括青春双歧杆菌(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)、以普拉氏梭杆菌和直肠真杆菌(Eubacterium rectale)。

无论病患的岁数和是否有接受抗生素治疗,普拉氏梭杆菌和双歧杆菌过低,都和炎症恶化有很大的关连。

尽管冠病病毒已从体内排出长达30天,他们的粪便样本所含有的有益细菌数量,都非常的低。

研究员在科学期刊《Gut》里表示:“在调整了病患年龄和是否有使用抗生素后,我们在研究哪个微生物种类和病情恶化有关时,发现以普拉氏梭杆菌和双歧杆菌和病情呈负相关关系。”

“如果病患体内的青春双歧杆菌和直肠真杆菌等,一般在人体肠道可找到的其他微生物种类数量较高,他们病情恶化的情况也有所下降,不过这不具统计学意义。”

细胞因子风暴

病患的血液样本分析也显示,病患微生物组织不平衡,也和他们体内炎性细胞因子和组织受损的血清标志物, 例如C-反应蛋白和某些酶的数量上升有关。

研究员说,这意味着,肠道微生物可影响免疫系统对冠病19炎症的反应,也会影响病况和结果。

他们也说:“肠道微生物组织和病患体内的细胞因子、炎性标志物数量的关连显示,肠道微生物可能是透过调节病患的免疫反应,影响病情轻重。“

“此外,病患在康复后仍出现肠道微生物不平衡的情况,也可能会造成症状持续的情况,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了解肠道微生物和炎症、以及冠病之间的关连。”

不过他们指出,这是个观察性调查,无法证实任何原理。

他们也指出,不同人群有不同的肠道微生物组织,因此这项研究结果未必适用于其他地区的冠病病患。

无论如何,他们总结说道:“增加因冠病而减少的有益肠道微生物,可做为防止病情恶化的新颖做法,也带出了病患在患病期间后之后调节肠道微生物的重要性。”

 

来源:Gut

http://dx.doi.org/10.1136/ gutjnl-2020-323020

'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reflects disease severity and dysfunctional immune responses in patients with COVID-19'

作者: Siew C Ng博士等